2025-10-13
263次
字體
2025年上半年,我國農機市場呈現出“旺季不旺”的特征,整體表現低于預期。綜合近幾年的農機市場表現,下半年大概率不容樂觀。農機企業如何應對寒冬,有無破局之策?是本文要討論的話題。
一、2025年上半年農機市場寒意重重而頭部企業逆勢增長
1、農機市場寒意的具體表現
價格競爭加劇。農資市場低迷傳導至農機領域,部分企業陷入價格戰。例如,成本10元的農藥產品被5元包郵銷售,農機行業促銷力度加大,買一送一、滿減優惠等策略導致利潤壓縮,企業花錢賺寂寞。
傳統機型需求疲軟。2024年拖拉機產量全面下滑,大型拖拉機產量11.2萬臺(同比下降0.3%),中型拖拉機23.7萬臺(同比下降16%),小型拖拉機14.1萬臺(同比下降15.1%)。盡管2025年政策推動更新換代,但上半年傳統機型市場仍受慣性影響。
農戶消費趨于理性。農戶對農機需求呈現個性化、精細化趨勢,標準化產品難以滿足差異化需求。同時受農產品價格波動影響,農戶購機預算收緊。
2、政策驅動下的結構性機會
報廢更新補貼刺激需求。山東、貴州等地通過"報廢+購置"雙重補貼政策拉動市場,山東上半年農機購置帶動社會投入13.65億元,甘肅、福建等地將旋耕機等12類農機納入更新補貼范圍。
智能化轉型初見成效。我國智能農機已高達260萬臺套,年均增長高達兩位數。2024年智能農機市場規模已達118億元,預計2025年將達224億元,滲透率從7.2%提升至12%。無人駕駛拖拉機、植保無人機等產品在新疆、東北等規模化種植區域加速應用。
3、頭部企業逆勢增長中國一拖、濰柴雷沃等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搶占市場,其中中國一拖大輪拖銷量增長20.7%,收割機銷量增長42%,顯示產業升級帶來的集中度提升。
中國一拖大輪拖銷量增長20.7%。依托央企技術底蘊(前身為洛陽拖拉機廠)和國機集團資源,持續優化大馬力拖拉機性能。收割機銷量增長42%。重點突破高效收獲機械技術,滿足規模化農業需求。
濰柴雷沃高端智能裝備領跑市場。拖拉機銷量1.3萬臺(行業第一)。憑借CVT無級變速技術實現國產替代(進口替代率30%),240/340馬力高端機型占據優勢。填補技術空白。推出國內首臺18KG/S喂入量智能收割機,并開發丘陵山地專用農機具。
4、腰尾部企業日子不好過
2025年上半年腰尾部農機企業面臨多重壓力。 自然災害導致生產與供應鏈中斷。自然災害對農機企業的生產、售后服務及市場需求造成顯著沖擊。例如,洪水等災害可能直接破壞工廠設施,導致零部件生產停滯;運輸環節受阻(如道路損毀)使農機企業難以獲取原材料或零部件,被迫延遲生產。此外,災后農機維修需求激增,但交通受阻和備件短缺導致售后服務難以及時響應,進一步影響企業運營效率 。
市場需求波動與結構變化。2024年畜牧機械主要產品(如打捆機、青貯機)銷量同比大幅下滑(下降41.91%-62.25%),2025年市場仍處于底部區間。牛肉價格下跌導致養殖戶虧損,直接影響相關農機需求 。政策驅動需求調整。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雖推動部分機具需求(如水稻拋秧機補貼提高至50%),但政策落地需時間,短期內企業難以快速適應市場結構變化 。行業競爭加劇與價格戰。農資行業競爭壓力傳導至農機領域,批發商、廠家及電商平臺直接對接種植大戶,零售商被迫降價,利潤空間被壓縮。中小企業因資金有限,難以承受長期低價競爭,部分被迫退出市場 。此外,農機企業注冊量持續增長(2023年達47.1萬家),加劇了腰尾部企業的生存壓力 。
成本上升與資金周轉困難。鋼材等原材料價格波動直接影響農機制造成本(鋼材占成本比重約35%),擠壓企業利潤 。賒銷風險加劇。部分企業為維持客戶選擇賒銷,導致資金周轉困難,壞賬風險上升,甚至可能引發資金鏈斷裂 。
政策與技術升級壓力,新能源動力機械(如電動拖拉機)成為趨勢,但傳統企業需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技術轉型,短期內可能面臨研發投入與市場接受度的雙重壓力 。智能化轉型門檻高。智能農機(如無人收割機)滲透率快速提升,但中小企業在技術研發和資金投入上難以與頭部企業競爭,易被市場邊緣化 。
頭部企業憑借技術、資金優勢保持增長,而腰部企業面臨業績下滑。例如,吉峰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0.24億元,新研股份營收同比下降44.16%,凈利潤虧損3.19億元,反映出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 。
二、農機裝備產業未來走勢預測
1、產業升級驅動集中度提升
技術壁壘強化頭部優勢。濰柴雷沃依托山東重工集團資源,整合CVT動力總成、液壓傳動等核心技術,打破國外壟斷;中國一拖則通過央企研發體系強化大型裝備制造能力。頭部企業承擔國家級研發項目(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),推動良種、良機、良法融合。
2、政策與市場需求雙重推動
國家實行優機優補政策。鼓勵高端農機應用,濰柴雷沃CVT拖拉機、大喂入量收割機等頭部企業直接受益。而腰尾部企業在政策與市場需求雙重推動下,會處于更加不利的市場地位。規?;r業需求,67%大類農機購機者為種糧大戶或合作社,對高效、智能裝備需求激增。
3、市場份額加速向龍頭集中
2025年1-5月,前5強企業占據輪拖市場56%份額(濰柴雷沃19.5%、中國一拖17.1%)。行業前20強企業銷量占比近80%,開票金額占比超81%,中小廠商生存空間持續壓縮。
4、全球化競爭與生態鏈整合成未來發展趨勢
出海提速。濰柴雷沃2024年出口收入增長38%,帶動濰臨日智能農機集群(產值1650億元)國際化。產業鏈協同。頭部企業通過“研發共同體”整合供應商資源(如濰柴雷沃聯合400家全球供應商),降低制造成本。
產業啟示。技術升級正重塑農機競爭格局,頭部企業憑借創新與生態鏈優勢持續擴大份額。2025年國內農機市場規模預計達5997億元,高端化、智能化將成為增長核心引擎。企業強弱兩級分化重組將更殘酷,留給腰尾部企業的選擇,就是積極應對重組、整合或者轉行。(轉自農機1688網站)